原标题:北大辅导班-北京大学交叉院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
考研就是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是再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本文将系统地为您介绍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试专业目录、考研分数线、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及考研经验,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针对不同领域数据技术开发、分析应用及其对应的基础数据科学有兴趣的学生。不同背景的学生(涵盖文、理、工、医科)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从专业选修课程中选择模块课程进行学习,深入学习数据科学基础、领域数据学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相关课程。
通过系统学习所选课程,使学生对融合并超越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数据科学及其数据开发应用的基础问题有全局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既能掌握领域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和应用基本技能,又能深刻理解数据科学的基础和领域数据分析的方法论。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出既有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又有深刻数据视野的数据科学家和数据技术人才。’
一.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录
二.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数线
总分:310
单科(满分=100):55
单科(满分>100):90
三.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考书目
独峰考研根据近几年来考研结束后官方发布的考题信息、命题思路,经过多名资深教师的分析,给出以下的参考书,以供学生参考:
801 计算机专业基础:
1.《数据结构与算法》
,张铭、王腾蛟、赵海燕,2008-06,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与软件接口》,david patterson & john hennessy 著,英文版·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王克义 编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4.《现代操作系统》(原书第4版),(荷)andrews s. tanenbaum著,陈向群、马洪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07;
5.《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原书第8版),(美)william stallings著,陈向群、陈渝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03;
6.《计算机网络》(中英文)第五版,andrew s. tanenebaum and david j. wetherall, 清华出版社,2012-03。
626 数学基础考试1(数学分析)
1.方企勤等,数学分析(一、二、三册)高教出版社
2.陈纪修、於崇华、金路,数学分析(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860 数学
基础考试2(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1.丘维声,高等代数(第二版)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蓝以中,高等代数简明教程北京大学考研(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丘维声,解析几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光磊,田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考研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譬如独峰考研这边都会提供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真题的剖析讲解。
五.北京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
上岸北大叉院计算机,应邀在此分享自己的考研的经历和学习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关于心态
考研中可能最大的考验可能就是心态,选学校的时候,肯定无疑是最让人心烦的,我也是换来换去,最终还是坚持了原来的梦想,因为我喜欢海贼王,哈哈哈。这个大家最终都会有自己的感觉。但是最终做决定的是你们自己,也必须是自己,因为你们必须要一直不断地提醒,这就是我要的,我选的。目标对了,吃的苦也是甜的。
院校选择
目标怎么选我也只能是给个建议,最想考哪个,大家一定最终会有个答案,但是敢不敢选,就要看你们自己了。我一直坚信,好的学校,选择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但最努力的人是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想知道自己能不能配得起自己的梦想,你只要在每个阶段确定:我现在的努力,已经足够撑起我的梦想了。那么,世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的方法都是最简单的,没有任何技巧,也比较笨实,而且比较疯狂,不建议大家直接用,领会一下精神就好,每个人肯定都有不一样的情况,所以照搬肯定是不推荐的,给的只是一个我的个人方法,希望大家也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
英语一
英语跟数学是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我英文本来也不好,所以一开始就非常注重这个,我用的教材是黄皮书,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单词本,会把每个单词在考研里面会用到哪个比较偏僻的含义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记出来,个人感觉比较受用。
比如address,看到的第一眼估计都是地址这个含义,但是考研英语都是以处理这个含义出现。所以说,方法很重要,如果你用复习四六级的方法来复习,可能比较吃亏。
单词是最重要的,估计很多人很讨厌这句话,但是确实如此,我每天都只背20个单词,背加默写,第二天会重复前两天背过的,所以每20个单词至少都是背了3次的。另外一个最大的建议就是,最好只做原题,而不要去做别的。
可能好多人一开始就拼命把原题做了,后来发现没东西做了,就到处去买别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考研英语最重要的是要吃透他的模式,大家做阅读慢慢就会感悟,而市面上买的资料可能会把你好不容易养成的模式给消除掉,我最终只做了两遍原题,时间都花在背单词上。
当然有些人英语可能原本就比较好,那我这个就没有什么借鉴意义了。
政治
政治我是9月底开始的,不过建议最晚9月初就要开始,时间会比较充裕。预测题一般是12月初出的,大概有20天的时间给你们去背诵,总共4份卷,一份5道题。方法也很简单,我总共背了6遍,抄了两遍。(当然比较疯狂,慎重)
书我用的是考研的,原书看了一遍,最后风中劲草看了一遍,把重要的背了一遍,又抄了一遍。
最能拉开分的可能是选择题,到时候会有一个1000题,还有很多预测卷,做完那些应该就没问题了,我一般都是做两次。
专业课
北大信科的专业课主要就是数据结构、计组、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四个部分。然后专业课跟不跟班,我觉得因人而异。如果你本身就很有计划,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什么,就完全可以不跟,也不需要去纠结。如果你在备考期间,十分凌乱,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看多少知识,写多少题,那就跟一个,我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状元圈上独峰,因为我室友就是在那儿跟的,他说是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带,然后跟着他们的节奏一步步来,这样可以让不那么慌乱。
数据结构:我本科没有学过数据结构,所以根本不懂数据结构讲的是什么。看第一遍很痛苦,前面线性结构部分还比较简单,但是后面的习题要写代码,就很头疼了,很多无从下手,也是看着答案理解一遍。到后面树,图那部分的时候,遍历什么的也看不懂,而且图的算法很多,既要记算法流程,又要理解代码,后面的习题只会做选择题,代码题看答案都看不懂,只能先放着,到后面再看。排序和查找就简单了一些。就这样先过了一遍,开始看辅导资料,看的时候才着重去理解树的各种遍历及其算法代码,理解图的算法流程,图的遍历算法代码。才慢慢开始懂这些遍历算法(递归和非递归),书和辅导资料对照着反复看,有些算法代码会有异同,自己总结容易理解的版本自己记在本子上,这才把数据结构的知识全部弄懂。后面做了真题才意识到去总结、归类各种算法代码,真题刷了一遍又回去反复刷习题。现在回想起来建议大家可以先学c,学了之后再去看数据结构,这样就方便多了,另外复试时也要上机,也算是提前准备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比较难的一科,一定要弄懂重要的原理,重在理解,这样印象就会深刻,比如说考试的那道指令的大题,我完全是凭理解写的。计组的知识点比较多,光靠背到考试时可能一紧张就忘记了。在这提醒大家一点,某些书对 cache 组相连的定义可能不同。
操作系统:这科知识点多,好多都是要背的。题都比较简单,是得分的保证。
计算机网络:重要的大知识点比较少,除了 ip 地址那部分没有很麻烦的计算,路由表那部分是重点总的来说计网不难,考试要求也比较低。参考书和习题上某些知识点比较偏,我当时觉得考试考不到,看过一遍就不在看了。
其实 4 科之间某些部分是有联系的,比如;计组和操作系统都有关于存储的章节,计组中地址的计算和计算机网络 ip 地址的计算用的思想是一样的,大家可以比较的学一下。如果基础比较好,会省很多时间,那些复杂的算法原理可能看一下就会回忆起来,背的时候也会相对容易些。如果之前没学过可能会看很长时间也看不懂。
复习时要分清重点难点,不要在不重要的知识上做过多的纠缠。从试卷上看考察的重点还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概念性的东西考的比较少。多做题练习,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一定的数量。经过一定程度的学习,可以自己试着押题了。开始复习时先给自己制定一个分数的目标,按照目标决定复习的程度。循序渐进、各个突破、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相信专业课高分不是梦。
数学
数学无疑是花的时间最多也是最痛苦的,3-4月复习的时候是看的考研老师的复习全书(高数部分),考研老师的基础班边看边做笔记,线代看考研老师的资料做笔记和线代教材(回顾知识点)。高数部分以及线代教材一开始做题会比较吃力,有些题比较综合,有时候很答案都不是看的很懂。基础很重要,数三不是很难,但计算量很大,特别考察计算基本功,我考研的时候,前后数三加专业课总共用了9大本草稿纸,可是有些题算的还是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虽然考研数学和本科时候学的内容大致一样,但是考法和题型侧重点有很大不同,是之前的加深。我数学基础还行,一开始总觉得数学和之前学的差不多,虽然也花了很多时间在数学上,但由于之前的想当然有点掉以轻心,再加上考研的时候不像以前那样有老师课后都可以辅导,就算问同学,大家水平都一样也不是所有都懂而且也不能一直打扰别人,所以学起来一度很痛苦,看答案有些点会反应不过来。所以,复习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平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暑假的时候:高数部分我用的书是考研复习全书(第二遍),线代用了考研线代辅导讲义,概率论用的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这本非常好,挺推荐的。而且我有一门专业课内容也是这个,所以就合在一起复习了,这也减轻了一些负担。数学复习时要注意几门科目要同一时间复习,不要复习完高数再去复习线代再概率论这样,本来一本书内容就多,这样很容易这本复习完就忘了一本上一本复习什么了。
九月份后开始做考研历年真题里高数部分,考研线代第二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第二遍)。差不多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开始综合做历年真题,两天一套吧,订正笔记,知识点整理。数学的用书不在多,在精。有些题我感觉做了几遍都还没有抓住精髓可惜后期时间已经不够了。越到后期越需要一个本子把自己不会的知识结合题型汇总到一个本子里,这样既有助于加深知识点的记忆梳理而且临考前也知道该看哪里。
数学想学得好很关键的是反复练习,对比加归纳总结,一道题多练几遍,一些相似的考题要注意放到一起对比,注意他们的区别和考点。我觉得我数学选的书并不是很适合我自己,以至于准备到最后这科并没有以最好的水平呈现出来,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尽力了,也不会再去后悔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